找回密码
 注册
X系列官方授权正版
搜索
查看: 5336|回复: 35

[灌水] 突然觉得淘汰文言文是一个退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 16: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话文以其通俗易懂的优势在近代史上渐渐的淘汰了文言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白话文也比拽文言文来的方便的多。可以说现在文言文已经被丢进了历史的尘埃里被人遗忘去了,现在的人哪怕是大学生,只要不是对应专业的拿到一篇没有注释的文言文能自己句读出来的有几个?我都不说让他去写了。但是文言文能在中国用这么多年,难道就没有它本身的价值了么?

文言文作为一种专门的书面用语,自然有他的优势。首先是词语简练,历史上胡适用“干不了,谢谢”去跟文言文“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比,难道他不知道有一个成语叫“敬谢不敏”么?而且文言文在表达情感的方面也比起通俗直白的白话文有极大的优势,就好比“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要是用白话文翻译出来能有这种效果?又好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用白话文又怎么拉出这种磅礴的气势?我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读完一篇文言文的原文的时候,虽然觉得意思不太理解但是却往往觉得有滋有味,而等你看了一遍译出来的白话文之后,虽然意思是全明白了,但却实在是味同嚼蜡。因为文言文惯于排比对仗押韵,通篇读下来往往抑扬顿挫一气呵成。而白话文重视的是直叙其事,能把事情说的很清楚,但是却极为平淡。就比如说“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如果用白话文解释出来应该是“奔赴到遥远的地方进行战斗,飞快的跨过山川河流。冰冷的空气中回荡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在身上的铁甲上。经过长时间的无数场战斗后,有的人壮烈牺牲了,有的人平安归来了”确实说的很明白很清楚,但是读起来能那么铿锵有力么?

真心的,别忘记文言文。文言文才是中华文化的根。
发表于 2013-12-2 16: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最根本作用就是交流,文言文不利于交流被白话取代。
取代不意味淘汰,就如普通话和本地话,本身并不冲突。
还有,喜欢文言文人很多的,因为很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 17: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 17: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在进步,人文在倒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 18: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改变都会有好的和坏的地方

文言的学习难度无疑高很多,对于普及语言没什么好处,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说历史需要俗

再说现在俗人这么多,你和他们谈雅?还是自娱自乐的好,想用的总归会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 19: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言文真心不利于现在的交流,但不可能会被遗忘,最多只会变成小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 19: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初高中那么多文言文课文不是白费吧,至少我大学毕业的现在看一些年代不太久远的文言文是没问题的,身边的同学大多至少能看个大概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 09: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不光是文言到白话吧,整个中国历史上语言都是逐渐变俗的
唐诗——>宋词——>元曲就是一个由雅到俗的过程
不过LZ说得也对现在人的文言文修养确实应该提高,不能忘了根是真的
但是有一句好像不太准确,现在中学生拿着一篇没有注释的文言文还是能看懂6,7成的(高考对文言文要求还是挺高的)

点评

我的意思是连标点都没有的原文,能自己断句断对的真心少  发表于 2013-12-7 05: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 10: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言和英语一样有害 看懂这些 会知道太多的东西 太多古今中外的真知灼见与真相

点评

zhe ge ke yi you  发表于 2013-12-7 03: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 10: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利于交流和推广的语言。除了炫耀和研究价值我不懂还有什么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eepTimes.NET 太空游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