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 发表于 2007-4-27 08:46:40

探測外星生命 從太空看得清

探測外星生命 從太空看得清
中時電子報2007.04.26閻紀宇/特稿

    許多天文學家深信,地球上的生命在宇宙中絕不孤單,然而太陽系地球以外的行星及其衛星,至今仍然沒有生命存在的蹤跡;因此近廿年來,搜尋太陽系外行星(exoplanet)儼然成為天文學界的顯學,而條件與地球近似、環境足以蘊育生命的行星,也成為天文學家夢寐以求的聖盃,「Gliese 581 c」的發現在這方面是重大突破。

    自一九九五年迄今,天文學家已經發現約兩百廿七顆太陽系外行星,不過泰半是形態近似木星的氣體巨星,不僅體積遠超過地球,而且其環境也不容許液態水存在,要讓生命萌芽更是絕無可能。後來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天文學家也慢慢發掘出約略近似地球的行星,例如質量為地球三.九倍的PSR 1257+12 C、與恆星距離接近一天文單位的HD 142 b、HD 28185b與HD 128311 b。

    不過從天文生物學來看,一顆行星有無可能成為生命的家園,還要看它是否位於「適居區」(habitable zone),亦即恆星周圍適合生命發展的行星軌道區域。這個區域的大小決定於中心恆星的質量與光度、行星大氣等因素。行星距離恆星如果太遠或太近,可能會導致地表溫度太低或太高,無法形成生命不可或缺的液態水。Gliese 581 c的重要就在這裡,它是第一顆確定位於恆星適居區的太陽系外行星,令天文學家寄予無限希望。

    傳統探測太陽系外行星的方法主要有天體測量法、視向速度法、脈衝星計時法、凌日法、微重力透鏡法、恆星盤法、直接攝影等等,其中以又稱「擾動法」的視向速度法最為多產,是目前的探測主力。如果能從太空進行偵測,將可以避免地球大氣層的擾動影響,探測穿透無法大氣層的紅外線,大為提高觀測敏感度。

    歐洲太空總署(ESA)「對流旋轉與行星橫越計畫」(COROT)的人造衛星已在去年底升空;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克卜勒計畫」(Kepler Mission)的太空望遠鏡預計在明年十一月發射,兩者都使用凌日法。ESA的「達爾文計畫」(Darwin)探測器與NASA的「類地行星發現者號」(TPF)則會嘗試直接拍攝系外行星的照片,但兩者都還處於籌畫階段。

    未來天文學家不僅要找到更多太陽系外行星,更希望能夠直接觀測到這些星體上的生命跡象。NASA專家特勞布指出,他們將借重「地暉」(earthshine)的觀念進行觀測。地暉意指地球反射的太陽光,如果某個行星上面有生命存在,那麼從其地暉應該可以看出端倪,例如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需的葉綠素。不過這些行星的光芒與其恆星相較,實在太過暗淡,因此需要具備極高精確度的新一代儀器。

Helones 发表于 2007-4-27 22:36:05

在那遥远的天狼星区..........:$

roy986 发表于 2007-5-8 11:46:42

好哇、好哇,一个天文单位最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測外星生命 從太空看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