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蝕級超級滅星者﹝Eclipse-class Super Star Destroyer﹞
蝕級是死星建造以來最強的星際戰艦之一,是皇帝在霍斯之役時指定建造的。全部漆黑的船身幾乎是超級滅星者的兩倍長,底下有前後兩個巨大的機庫,前面的較大,足以容納一艘勝利級滅星者﹝900公尺﹞。顯然的,這艘巨艦的體型和龐大的火力能造成敵方部隊極大的恐懼。
在安鐸之役後六年,這艘船終於完成了,並成為重生皇帝的座艦。船上的感測陣列和護盾產生器都裝在艦橋上,艦上的人員都是特別挑選的。日蝕級除了大量炮塔外,還裝有阻止敵方船艦跳躍超空間逃離戰場的重力產生器,以及本艦最為強大的象徵─一門大小只有第一顆死星的三分之二大的超級雷射炮,但只使用單雷射光,因此威力比過去任何武器都強;這以摧毀任何有設防的星球,或是擊敗新共和艦隊。但日蝕級一共只完成兩艘,日蝕號和日蝕二號。他們後來都不幸的被擊毀了。
超級滅星者﹝Super Class Star Destroyer﹞
超級滅星者只用來執行最重要的任務。由萊拉‧華瑟克斯和維德設計,最初的兩艘是由Fondor和奎特造船廠製造,前者後來成為維德大臣的座艦「執行者」﹝Executor﹞號,而後者名為Lusankya的船秘密的埋在帝國中心底下,作為皇帝的逃生艦。之後「執行者」成為帝國新成立「死亡中隊」的旗艦,專門追緝反抗軍。在霍斯之役時一共有四超級滅星者在服役,有些更多的在製造當中。
超級滅星者確實發揮了令敵人恐懼的能力─有時甚至不費一槍一彈。不過當執行者號在建造時,有些謀反的上將告訴反抗軍有關此艦的消息,希望能破壞這艘船,但是反抗軍沒有成功。最後這些上將都被維德親自處決。
超級滅星者的火力是一般滅星者的五倍,13艘這種船就能摧毀整個艦隊。中央的艦橋如果被摧毀,還有備用艦橋可用,船上也裝置滅星者所沒有的原料回收系統。雖然超級滅星者執行的任務只要用較小的船隻就能達成,且除了原本指揮艦的角色外也執行各式各樣的任務,但本船所代表的即是皇帝無盡的力量象徵,在當時除了死星以外它是最大的艦種 。「執行者」在安鐸之役時遭反抗軍A翼戰機撞擊艦橋而失去控制,撞毀於死星上;其他滅星者在安鐸之役後五年內大多被摧毀。
超級滅星者的長度資料有著很大的爭議。在官方的設定中,超級滅星者長12800公尺,而根據電影畫面中與一般滅星者的比例比較可推測為17600公尺;而LucasArts遊戲中的設定卻為8000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