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在公元2000年左右,开始有业者提供网格解决方案,有的是以Globus Toolkit为基础来实现,有的则采行自有的专属架构。要提醒与注意的,有些业者会将随选运算(大陆亦称随机运算)(computing on demand)、丛集运算(大陆亦称集群运算)(cluster computing)包装成网格运算来推行。
目前能提供网格运算方案的主要业者:
* Parabon Computation
* DataSynapse
* IBM Grid Computing website国际商业机器
* Sun Microsystems Grid Computing website升阳电脑
* Oracle Corp. "Oracle Grid"甲骨文
* HP Grid Computing惠普科技
* United Devices
如同Internet一样,网格的概念也是从‘大科学’的巨大计算需求演化来的。Internet是为了满足各大型的联邦资助的计算中心之间的普通通讯需求而开发的。这些通讯连接实现了这些中心之间的资源和信息共享,并最终为额外用户提供了访问。这些组之间的特殊资源共享‘程序’催生了协议的‘标准化’,以满足任意管理域间的通讯需求。当前的网格技术也可以被看作是Internet这个框架的一个扩展或是应用,目的是为了创建一个更为通用的资源共享环境。SETI@home是第一个非营利性的科学项目,其目的是为了对空闲的CPU周期加以回收利用。该项目所设计的程序通常是在计算机没有被用户使用或是使用极少得的情况下在后台运行或作为屏幕保护程序。其后的许多的其他的同类项目进步的地方在于增加了投入控制(prohibitive investment)和返回结果延迟(delay in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