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伊伯带(Kuiper Belt),还称作伦纳德-柯伊伯带,或译作库柏带)是太阳系在海王星轨道(距离太阳约30天文单位)外侧的黄道面附近、天体密集的中空圆盘状区域。柯伊伯带的假说最初是由爱尔兰裔天文学家伦纳德提出,并在十年后再由另一位天文学家柯伊伯再度独立提出。 柯伊伯带的位置处于距离太阳40至50天文单位低倾角的轨道上。该处过去一直被认为空无一物,是太阳系的尽头所在。但事实上这里热闹无比,满布着直径从数公里到上千公里的冰封物体。柯伊伯带上的这些物体是怎么成形的呢?如果按照行星形成的吸积理论来解释,那就是他们在绕日运动的过程中发生碰撞,互相吸引,最后黏附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天体,形成现在的样子。 柯伊伯带是现时我们所知的太阳系的边界,是太阳系大多数彗星的来源地。打从冥王星被发现,就有天文学家认为冥王星应该排除在太阳系的行星之外,而由于冥王星的大小和柯伊伯带内大的小行星大小相近,20世纪末更有主张该归入柯伊伯带小行星的行列当中;而冥王星的卫星则应被当作是其伴星。在2006年8月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已经将冥王星、谷神星与新发现的阋神星一起归入新分类的矮行星。...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eepTimes.NET 太空游戏站
GMT+8, 2025-5-21 21:40 , Processed in 0.08564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