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235
- UCC
-
- 声望
-
- 好评
-
- 贡献
-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发表于 2013-5-21 16: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eeling 于 2013-5-21 16:50 编辑
FRIGHTER 发表于 2013-5-21 14:49
虎式的火控,炮身,电台乃至装甲钢哪个不是高科技?你以为装个发动机装个炮,挂上装甲板就叫坦克了?至于 ...
虎式的全是所谓的“高科技”?
T-34就没有应用所谓的“高科技”?
至于你说得零式战机,不正是符合你说的低技术高产量吗?
生产上无数架,
往美机上死磕啊?低技术高产量磕死美国啊?
设计 [编辑]
T-34/76(1943年型)
T-34全重32吨,乘员共有5人(T-34 85),装甲厚18至65毫米,主武器原先设计为为1门76.2毫米Model 1939 L-11型炮,1941年时改采用F-34长管型41.5倍径的高初速炮,具有更长的炮管以及更高的初速,全车携有77发炮弹;副武器则为2挺7.62DP/DT机枪,初速为662米/秒,一挺作为主炮侧的同轴机枪,另一挺则置于车身驾驶座的右方。动力采Б-2-34行水冷柴油引擎,功率为373千瓦,最大行驶速度为55千米/小时,满载弹药时T-34时速仍可达40千米,最大行程则有468千米。本车可通过高0.75米的障碍、宽2.49米壕沟,爬坡达30度。
T-34引擎
T-34坦克的底盘悬吊系统来自美国工程师克利斯蒂所发明的创新全轮独立悬吊,可以让坦克每个车轮可独立随地形起伏,产生极佳的越野能力和速度,此种底盘悬吊未装甲时甚至可在野外不良路面开到时速70英哩(美国与英国今日高速公路的速度限制),然而美军却因规格问题谈不拢未采用,苏联看到消息后很快将此技术专利买下,使用在T34坦克上,让T34坦克拥有明显优于纳粹坦克的越野机动性。而宽履带的设计也将接地压力减至最小程度,使T-34较同期各国坦克更容易在雪地及沼泽地行走。
T-34整体设计简单以利于大量制造生产,而战场维修亦相对容易。而生产T-34特别是柴油机所需的稀土金属量十分高,仿制T-34对于资源缺乏的德国来说不啻天方夜谭.
T-34虽然在设计上是一款优秀的坦克,但由于战时需要大量生产,简化工序,因此赶工出来的品质粗糙,无法完全发挥效能。早期T-34/76的双人炮塔操作困难,车内噪音太大。而且无线电品质不佳(早期部份T-34则根本没有无线电),因此有时候还要爬上炮塔打旗号。弹药仓在车体下层,存在车内空间狭窄取用炮弹困难等问题。但无可否认的是,T-34坦克在设计上成功把注意力放到火力、防护力和速度这三个重要指标上,达到良好的兼顾性。 在巴巴罗萨作战中,德军现役坦克的主炮都不能在500米的距离击穿T-34,但T-34的F-34 76.2mm主炮却能在1000米的距离击穿德军三号和四号坦克。而且其高航程和阔履带更令T-34享有在俄国恶劣地貌上的高机动力。[1] 但是T-34的可靠性并不见得高出德国的四号坦克,据A.V. Bodnar回忆就称德国的装甲机器抛锚率更低,至少在1941年开战的头两个月内,损失的T-34一半以上是抛锚被放弃的,[2]而对于其低劣的人机性和并不见得很低的抛锚率,《T-34: THE MYTHICAL WEAPON》一书也有披露。
设计 [编辑]
虎式的设计概念不同于德国早年大部份坦克,在此之前的设计强调机动性、防护和火力三方面的平衡。虽然德国早期的坦克火力往往不及其他对手,然而战术与人因工程上的优势抵销这些不利条件。
虎I坦克的设计呈现出不同的设计理念,着重火力和装甲而牺牲机动性[来源请求]。重型坦克的设计工作在1930年代后期就已经开始,但是没有计划生产。而真正刺激虎I的出现是为了对付苏联的T-34[1]。尽管大体上的设计和外型类似四号坦克(中型坦克),但虎I坦克的重量足足是四号坦克的两倍,重量的增加来自于更厚装甲,大口径长身管火炮,以及必然产生庞大的燃料和弹药储存空间、较大的引擎、更复杂的传动及悬吊系统。
装甲 [编辑]
虎I坦克的车体前方装甲厚度为100mm、炮塔正前方厚度为120mm(包括炮盾),两旁和背面也有82mm厚度的装甲,而当时被定位为主力战车的四号坦克车身前方只有80mm的装甲厚度,且炮塔正前方装甲也只有50mm[2][3]。“虎”式的装甲厚度能够在二战时期正常的接战距离下,抵挡大多数反坦克炮弹的攻击,尤其是正面的装甲。炮塔侧后采用圆弧形设计,正面的炮盾和炮塔的厚度几乎相等,使得要从正面贯穿虎I坦克的炮塔尤为艰难。在近距离反坦克火力攻击下,车身两边、特别是顶部容易受到损伤,因为虎I坦克顶部装甲只有25公厘厚(1944年3月增加至40公厘[4]),和当时大部分的中型坦克没太大分别。[5]。虎I坦克大部分的装甲角度是垂直的与其他结构相连接,并采用榫接结构,装甲采用焊接而并不是铆接。为了制造方便,使得外型的设计极为精简,沿着履带的上方有一长盒型的侧裙。
机动性 [编辑]
虎I坦克对多数桥梁而言过重,因此它被设计可以涉水四米深。这要求特殊的机制来透气和冷却。潜水需有30分钟准备。炮塔和枪必须被固定于前方位置并且密封。而且在坦克后部需高高升起一只大型呼吸管。只有初期495辆虎I坦克装有潜水系统,所有的后期型虎I坦克都只能涉水两米。车子的履带则是史无前例的725mm宽,然而当铁轨运输有限尺寸大小时,于外侧负重轮必须被卸下且更换成较狭窄的520mm履带,但这程序即使是优良的坦克乘员也须花20分钟来更换。
虎式坦克后部有个引擎室,两个可对流隔舱置于两侧,每个隔舱都有油箱、散热鳍片、散热风扇。引擎配备方面,最初是设计使用一具21升排量的梅巴赫HL210 P45 V-12汽油引擎,可输出600ps马力(一说为650ps马力),虽然性能参数较为先进,但其提供的动力仍不敷使用。之后于1943年,升级到23升排量的梅巴赫 HL230 P45,最大输出功率提升到700ps马力(一说为750ps马力)。引擎为直列式汽缸,汽缸间角度约为60°,惯性启动器安置在右侧,也可穿过坦克后部的洞口透过链条驱动,引擎可透过车顶的舱口吊起。早期的虎式具有45km/h的理论极速,而实战最大公路时速也能够达到40km/h左右,但由于发动机负载率过大导致故障率增高,于1943年11月开始,虎式全面安装了引擎调速器,最大时速便降至38km/h。这样的速度表现,比其相称的盟军对手——苏联IS-2(37km/h)、美国M26潘兴坦克(40km/h),也丝毫不落下风;但对比起以往对手的重型坦克——苏联KV-1(35km/h)、英国丘吉尔坦克(20-25km/h)来说,虎式的速度更胜一筹,考虑到57吨的车辆全重,其机动性可见一斑。
汽油引擎在后部下方并连结前方的齿轮箱,悬吊系统则使用了十六组扭力杆。为节省空间,负重轮摆臂一侧向前而另一侧向后,每只负重轮摆臂装有三个负重轮,提供更好的乘驾。乘载系统采复式路轮设计,负重轮直径为800公厘并且相互交错,这设计使其行驶起来十分舒适,特别是对于越野地形的适应性有着比以往德军坦克更大的提升。但也因此带来维修的困难,交错的负重轮以致当要拆除内侧损失橡皮胎的负重轮时(经常发生此事),得一并卸下数个外侧负重轮。而这复杂系统尚有另一重大的缺点,负重轮间的间隙常因下雪或泥土导致两轮子被冻结在一起且卡住履带,而无法动弹;苏联偶然发现凌晨的虎式可能处于无法移动状态,故常在此时发动突击。为了解决这一设计缺陷,新的全钢制负重轮被设计出来,最终全面取代过去的橡皮胎,但新负重轮仍无法克服原有负重轮自身沉重的缺点。
其它新特点是液压控制可变速齿轮箱和半自动传动系统。由于坦克的极端重量,意味着虎式需要新的操控系统来替代原先用于轻型车辆的离合器和煞车设计,而所使用的便是英国梅利特 ‧ 布朗(Merritt Brown)单齿轮系统的衍生型,并搭配梅巴赫的预选式变速齿轮箱。虎式坦克的操控系统是双斜齿轮类型,意味着有两个不同且固定的轴借由不同斜齿轮相互扭动。坦克配有有八段速度齿轮箱,因而共有十六种斜齿轮运作。在必要情况下,最小半径旋转要透过单边煞车来进行旋转。相对而言,虎式的操控系统在它的时代来说算是容易使用的。
但是,虎式坦克的移动性能仍有待改进。当虎式坦克拖曳一只抛锚的虎式坦克时,引擎经常过热常导致引擎跟着故障或起火,因为这些原因,单独一辆虎式坦克是被禁止用来拖另一只抛锚的虎式坦克。但单辆得德国 Sdkfz9 Famo半履带拖车并无法拖曳虎式坦克,需增加到三辆 Sdkfz9 Famo 半履带拖车才能拖曳一辆虎式坦克。如果履带真的有故障的情况,标准程序中要求使用两辆虎式坦克拉拖动一辆。而故障的履带对坦克自身也是很大的问题,由于履带是高度绷紧的,经常都不能只单靠移除履带插销来拆除履带,有时甚至需要用炸药包来炸开几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