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核融合:碳-氮-氧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碳氮氧这三种元素将担任氢融合的“催化剂”。那么碳氮氧这三种元素是怎么来的呢,上面的pp/pep链最终只能生成氦元素... ——碳元素和氧元素将通过后面即将提到的三氦反应被合成;而有了碳元素,氮元素的合成也将不是问题。后面将会提到,一些恒星在诞生之初,其内部的碳氮氧元素就已经足够丰富(第一星族星),足以确保碳氮氧循环的活跃性。
在小质量恒星中,pp/pep链为其主要的能量来源,但在更大质量的恒星中,碳氮氧循环过程则是恒星主要的氢融合方式。其过程为:
碳-12和氢-1融合成氮-13并释放一个伽马射线光子;氮-13衰变成碳-13释放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微子;碳-13与氢-1融合成氮-14并释放一个伽马射线光子;氮-14与氢-1融合成氧-15和一个伽马射线光子;氧-15衰变成氮-15、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微子;氮-15与氢-1融合成碳-12和氦-4。
这个循环最终消耗4个氢-1核,生成一个氦-4核和两个正电子、两个中微子和一堆伽马射线光子。而碳氮氧这三种元素的总量在这个循环中保持守恒,即只担任了“催化剂”的角色。此循环至少释放27兆电子伏总能量。
这一循环也存在分支,在其中一个可能的分支上氟元素将被合成,但同样,氟元素也将担任催化剂的角色最终会衰变成分支中的一环而不会在恒星内部积累:氮-15与氢-1融合成氧-16和一个γ光子;氧-16和氢-1融合成氟-17和一个γ光子;氟-17衰变成氧-17、正电子和中微子;氧-17与氢-1融合成氮-14和氦-4。——这一分支将额外消耗掉一个碳-12核,并积累一个氮-14核和释放不小于17兆电子伏的分支能量。而在另一个更小的分支中氧-18最终会被合成并且积累:氧-17与氢-1融合成氟-18;氟-18将衰变成氧-18、正电子、中微子和γ光子。
氦融合
氦的融合过程需要至少一亿K的高温,和足够的氦元素密度,所以氦融合通常会发生在质量较大、已将大部分的氢融合成氦的恒星中。三氦过程最终会把氦元素融合成碳元素,而更进一步的氦核反应(氦-4核又被称为α粒子,所以氦核反应又被称为α反应)将生成氧、氖、镁、硅、硫、氩、钙、钛、铬、铁、镍——镍-56是氦核反应的极限,也是恒星核融合的极限。
当一颗足够质量的恒星(大于0.4倍的太阳质量)在融合完核心中的氢元素之后,将会因为失去抵抗引力的能量来源而开始收缩——此时恒星的核心中会聚集着大量的氦元素,而在达到氦融合所需要的温度之前,恒星会在引力的作用下持续收缩——这会导致此前存在于恒星核心之外的氢元素气壳有机会开始融合氢(在此之前恒星的氢融合过程只会在恒星的核心进行,因此在恒星核心的氢元素被融合殆尽之后,恒星核心以外的气壳中仍然会有大量的氢元素)。当恒星的氢元素气壳因为核融合而开始膨胀的时候,恒星的氦元素核心却仍在收缩——这会导致恒星的核心与气壳的分离,最终恒星的气壳会因为氢融合所产生的高温而迅速的膨胀,同时气壳与核心的分离则意味着膨胀着的气壳将无法得到足够的引力约束——最终整个恒星将因此而演变成一颗红巨星——拥有巨大的体积和较低的表面温度。
50亿年后的太阳会成为一颗红巨星,其膨胀的气壳最终会吞没水星和金星,甚至地球。
(小于0.4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将没有机会成为一颗红巨星,在其漫长的生命历程的末端,只会渐渐的失去温度成为一颗黑矮星。当然,宇宙现在还太年轻——这不允许黑矮星的存在。而超过1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将可能发展为超级红巨星,其半径会超过太阳半径的1500倍。)
如果红巨星的氦核心拥有足够的质量,那么引力所导致的收缩最终会使氦融合成碳和其他更重的元素。首先,是三氦反应:
氦-4与氦-4融合成铍-8,铍-8极不稳定,要么在2.6*10^-16秒内衰变回两个氦-4核,要么再捕获一个氦-4核融合成碳-12。也就是说,一旦环境允许三氦反应的发生,那么三氦反应将进行的非常迅速。这一过程将消耗三个氦-4核生成一个碳-12核,同时释放不小于7兆电子伏的能量。——三氦反应进行的非常迅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大量的能量,恒星核心的温度会因此极速升高,同时持续升高的温度又将使三氦反应的速率成倍的增加——其结果是恒星核心中的氦元素在数分钟之内就会被融合掉六成至八成,此时恒星核心剧烈的能量波动将会吹散其巨大的红巨星外壳,形成氦闪(恒星的亮度突增数百亿倍,但只持续数秒),被吹散的外壳将成为行星状星云。
猫眼星云(Cat's Eye Nebula, NGC 6543),位于天龍座(Draco)的行星状星云
合成更重的元素
恒星残余部分的命运将再一次由其质量来决定——要么成为一颗白矮星安静的度过余生(必须小于1.4倍太阳质量),要么在新一轮的引力收缩下发生更可怕的事情——比如在伴星的扰动下因为某些原因被炸的粉碎,形成某种款式的超新星(Ia型超新星)。
当然更多的恒星有能力在随后的核融合中保持稳定不被炸碎,此后持续的氦核反应将进一步的消耗恒星中的氦-4,同时碳元素的融合过程和氧元素的融合过程也将在条件成熟时被激发(6千万K至1.5亿K):两个碳-12核将有机会融合成氖、钠、镁中的一种;两个氧-16核将有机会融合成硅、磷、硫、镁中的一种。(← 碳融合和氧融合看起来很无聊,我就不抄资料了)
持续的氦核反应将依照如下序列逐步进行,当然每一种新元素的融合都需要更高的温度更苛刻的环境,其中某些元素的融合过程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碳-12 → 氧-16 → 氖-20 → 镁-24 → 硅-28 → 硫-32 → 氩-36 → 钙-40 → 钛-44 → 铬-48 → 铁-52 → 镍-56
这个序列存在一个明显的规律,那就是后一种元素比前一种元素多2个质子和2个中子(正好是一个氦-4核)。在这一序列中所生成的钛-44、铬-48、铁-52、镍-56都不稳定,最终会衰变成其他元素。镍-56是这一序列的极限,镍-56与氦-4融合成锌-60的过程将无法为恒星继续提供能量——这是因为在原子核的融合过程中,新生成的原子核会越来越重,这意味着如果继续核融合,就需要消耗更大的能量去抗衡原子核之间的电磁力,而在镍-56核中加入一个氦-4核所需要的能量远远大于锌-60的结合能(结合能即核融合时所释放的能量),因此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在消耗能量而非释放能量。(镍-56最终将衰变成铁-56,所以大质量的恒星在最后的塌缩前极有可能拥有一个“铁核”——含有大量的铁-56元素的核心)
当然并不是所有处在这一阶段的恒星都有能力完整的完成这条氦核反应序列(那至少需要8~11倍的太阳质量)。而在所有可能的核融合过程都完成之后,恒星再也没有任何能量去抵抗引力收缩——随着恒星温度的下降,大于3.2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将塌缩成不可理喻的黑洞。1.4~3.2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将塌缩成中子星。1.4倍太阳质量又被称为钱德拉塞卡极限,超过这一极限的恒星在最后的引力塌缩过程中,强大的压力将迫使原子核外的电子进入原子核,与质子结合成中子 ——就是说,此时的原子已经被压坏了,导致整个星体完全由中子构成。
(嗯,还有个夸克星的说法,是密度介于中子星和黑洞之间的星体——引力塌缩把中子也给压坏了,导致整个星体完全由各种夸克组成,…… 所以叫夸克星,不过这种星星是否真的存在还有待证实。)
中子星与夸克星
恒星塌缩成中子星或黑洞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超新星的爆发——核心外围物质向核心塌缩的速度会达到光速的23%,…… 电子与质子结合成中子的过程将释放出大量的中微子,中微子很快会逃离塌缩中的恒星核心——中微子这种东西很难与一般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穿透力很强——被中微子带走的能量又将加速核心的塌缩,最终塌缩的核心将再一次与恒星的外壳分离。虽然中微子有很强的穿透力,但还是会有一部分中微子将能量传递至恒星的外壳——外壳因此被炸的粉碎,形成不同款式的超新星(II-L或II-P型超新星)。
其实塌缩过程中所产生的中微子是怎样把能量传递至恒星外层的,还不是很明确。因为中微子这种东西的确很难和一般物质发生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II型超新星的爆发就是由于核心的塌缩而导致其外壳被炸飞了。嗯,事实就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