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X系列官方授权正版
搜索
查看: 2097|回复: 10

[分享] “泛星计划”启动 全球联防天体撞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31 00: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时电子报 2009.01.25 
“泛星”启动 全球联防天体撞击
陈至中/专题报导

     天体撞地球的危机,是科幻电影最受欢迎的题材,但这“世界末日”的景象并非“杞人忧天”,人类必须有因应之道。电影中人类在小行星上钻洞、埋入炸药,使其崩解离开地球轨道,这在现实世界中可能吗?假如有办法,人类又有多少“备战时间”呢?

     中央大学天文所教授陈文屏表示,常见的流星即是太空中的尘埃掉入大气层,稍大一点的碎渣没能烧尽而掉落地表就是陨石。小陨石顶多砸烂门窗,但直径超过1公里的小行星或彗星呢?


小行星来袭 百万年一次

     科学家推估,平均每100万年,就会有一颗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撞上地球,这样的“天谴”若发生,将毁掉地球1/4的人口。

     要打赢这场敌人来自宇宙的战争,首先,必须先找到“潜在敌人”,全球各地许多的研究单位都在搜寻浩瀚无际的天空,每天都有新的小行星被发现,科学家计算其轨道,就能知道其对地球有无威胁。今年10月,由美国国防部主导,包括美、英、德及我国等10个研究组织合作的“泛星计划”(Pan- STARS)是搜寻“潜在敌人”的计划之一,即将开始运作。


夏威夷基地 密集辨识小行星

     中央大学天文所助理教授阿部新助表示,泛星计划在美国夏威夷设置直径1.8米的望远镜,一次可以看到3度乘以3度的天空,长宽相当于6个月球,配合高解析度的CCD相机,以及比对软体(Moving Object Processing System),预估一个晚上就能找到数百颗小行星,效率远高于现在。配合其他计划,预计人类最快在2027年,就能找到90%直径大于140公尺的 PHO(Potentially Hazardous Objects,潜在毁灭危机的天体)。

     接下来,就是“摧毁敌人”,陈文屏表示,电影中总是将小行星炸个粉碎,现实不可能。具有大量杀伤力的炸弹都无法将地表“翻土”,何况是炸碎一颗小行星。而且,碎陨石造成的伤害远比一颗完整的陨石来得大。以简单的体积与面积关系可以估计,如果一颗陨石造成的陨石坑直径大概是陨石直径的10 倍,那么直径2公里的陨石,可摧毁3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若将其打成8块,每块直径1公里,则破坏面积会超过600平方公里,成为原来的2倍!

打中陨石质心 使其偏离轨道

     因此,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以炸弹将来袭陨石“打偏”,这就需要非常精密的计算。陈文屏说,按照简单的运动原理,一定要打到陨石的质心(质量的中心),打偏了只会让陨石旋转,依旧朝地球而来。

     科学界也提出许多不同的方式,例如以雷射脉冲蒸发表面物质,使其崩解;或在陨石上安装推进器,改变其轨道(称做B612 Missin,B612是知名文学作品《小王子》主角的星球)。但关键在于,这些星体的速度极快,陈文屏形容,要准确“登陆”运行中的陨石,就像发射子弹正巧打到另一颗正在飞行的子弹上,需要极高超的技术。

     2005年9月,日本太空探测器“隼鸟号”,试图登录小行星糸川(Itokawa)采集样品,这是人类最接近小行星的一次。阿部新助表示,历经两次尝试,探测器幸运地“亲吻”(kiss)到糸川,但要等到2010年隼鸟号返回地球,才能确认是否成功搜集到样品。

日探测器登录小行星 创纪录

     但最终,人类还是必须要问:“我们还有多少时间?”近地小行星离地球很近,轨道也较容易预测,只要被发现,人类可能还有1、200年可以准备。若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彗星”,轨道是极长的椭圆型,目前可能离地球十万八千里远,一旦足够明亮到让我们发现,就已经在地球附近了。且根据运动定律,彗星以狭长的椭圆轨道运行,在靠近地球时,是速度最快、也是破坏力最大的时候,发现时可能只剩下2、3个月可以因应。2、3个月能做什么?陈文屏打趣说:“可能只有祷告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1-31 09: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时电子报
直径50M陨石 可将台湾毁掉
陈至中/专题报导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9.6公里的陨石冲破大气层,撞上今天墨西哥犹加敦半岛北部,释出相当于100兆吨黄色炸药的能量,瞬间杀死周围90公里的生物,紧接着大量尘埃掩蔽天空,严重的温室效应、火山爆发杀死地表70%的生物,包括主宰地球一时的恐龙。

     1908年,一颗陨石在俄国通古斯加(Tunguska)上空爆炸瓦解,产生的冲击波将超过4、50公里方圆内的树木倒下或焚毁,地震波绕地球两圈,远在伦敦也能侦测到。

     这是近百年来纪录中,唯一造成巨大影响的陨石,估计其直径可能只有几十公尺,幸好是落在无人地带,若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后果不可设想。

     近来人类也观察到,月球和木星上有许多圆形坑,可能都是天体撞击的结果。1994年,人类首度以天文望远镜拍得Shoemaker-Levy 9彗星撞木星的情况,彗星碎裂成20多块,最大的一块威力相当于6兆吨黄色炸药,所造成的疤痕比地球直径还长。

     为何太空中会有那么多碎片(小行星)?这要回溯到太阳系形成之初。中央大学天文所助理教授阿部新助表示,小行星是太空中没有形成行星的碎渣,轨道运行与木星的重力存在一定关系。人类所知小行星中,超过90%位于火星与木星间的小行星带(Asteroid Belt),围绕太阳公转。

     另外,有些小行星与木星轨道一致,分布在木星的前后,天文学家命名为特洛伊小行星(Jovian Trojan asteroids),另一些轨道与木星呈现3:2的共振关系,称为希尔达小行星(Hilda asteroid)。

     陈文屏表示,每晚平均有上亿个天体掉进地球,大部分在大气层中燃烧殆尽。直径50公尺的小行星,平均每100年会与地球碰撞一次,若正巧落在台湾,足够将整个台湾岛毁掉。而形体越小的天体,数量越多,撞击地球的机率也越大。

     科学家好奇的是,“下一次”是什么时候?人类还有多少时间因应?人类有无因应之道?该不该担心?陈文屏说,或许人类有了共同的敌人,才会知道团结、知道什么是“生命共同体”。



杜林危险指数 评估天体撞地球机率
谘询对象/陈文屏 整理/陈至中

      究竟“彗星撞地球”的情况会不会发生?天文学家在1995年公布一项用来评估天体撞击严重性的“杜林危险指数”(Torino Scale),以撞击机率及破坏力将危险性分为0到10级。8级以上代表撞击一定会发生,5级以上则具有威胁。目前已知的NEA中,大都在0至1级之间,撞击地球的机率微乎其微。

     不过,人类对于宇宙所知甚少,科学家估计,目前直径大于140公尺的PHO(Potentially Hazardous Objects,潜在毁灭危机的天体)中,人类大约只瞭解10%,这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1 11: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太空技术最主要的问题是把速度提上去……动不动一个计划就要好多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1 12: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附完整版下载,世界毁灭的10种方式,拍的很欢乐……
http://www.verycd.com/topics/217287/
注意:不是地球毁灭,而只是地球表面绝大部分有机体的灭绝而已
[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1 15: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挖槽,回学校了,视频打不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31 16: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酷,一个半成熟的鸡蛋砸到一个蓝色的球上,然后这个蓝色的球引力挺大,鸡蛋整个都覆盖上去了。。。

PS:为什么我在视频里看到了日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 00: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地球将被人类日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 01: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扯了
小行星没有这么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 01: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 08: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的好棒
似乎是一家日本公司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eepTimes.NET 太空游戏站